本文作者为邓志鹏,塞尔维亚紫金铜业VK矿机电保障处处长,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2023年、2024年优秀青年人才,第二期雏鹰计划入选者。
“在塞尔维亚的寒冬里,我曾连续61个昼夜坚守在新选矿厂。累极了,就在简陋的床垫上眯一会儿;醒来,就继续战斗。工作服是我的‘战袍’,而我,要成为那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回顾我在紫金成长的八年时光,恰似一场热血沸腾的征程。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一家伟大企业的国际化飞跃,也将个人的奋斗足迹,深深印刻在了从中国福建到塞尔维亚的广阔舞台上。这期间,每个岗位都是一场淬炼,既有艰辛的汗水与严峻的挑战,也有丰硕的收获与快速的成长,最终凝聚为一份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立志成为“价值创造者”
2018年7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紫金这个大家庭。与所有2018届金榜生一同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新员工集中培训,为我打开了通往矿业世界的大门。
课堂上各领域专家倾囊相授专业知识、分享的精彩工作经历,陈景河董事长在结业典礼上精彩的专题授课更让我印象深刻。
紫金清晰宏大的发展规划,独特灵活的执行机制以及紫金人展现的“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从那一刻起,我便立志要成为一名适配紫金要求的“懂技术、懂管理、懂外语”的价值创造者。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2021年7月,我克服疫情的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逆行外派至塞尔维亚紫金铜业。抵达之时,正值MS矿新选厂建设冲刺期,我仿佛一步踏入了一场紧张刺激的战斗,起步便是全力冲刺。
邓志鹏(右四)与MS矿新选厂建设、调试与生产团队成员
作为一名机电工程师,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次参与海外大型选矿厂建设、调试、生产项目,首次与国外的管理团队、机电维修团队、设备厂商深度合作,以及中塞双方在工作方法、思维以及文化上的碰撞等。
但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迅速调整状态,身先士卒, 带领中方与塞方机电小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攻坚克难的战斗中。在开机前,我们成功完成了136项优化改造任务,为新选厂快速达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建选矿厂投料试车时,正值塞尔维亚进入冬季。由于当时中方团队人手紧缺,塞方员工又缺乏 4万吨/天的大型选矿厂工作经验,我们9名中方团队成员不得不身兼数职。我更是61个昼夜坚守在选矿厂,像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在操作工、机电技术员、管理员与安全员等多个岗位上无缝切换。工作服成了我的“战袍”,累了我就躺在简陋的床垫上稍作休息,醒来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为了解决顽石皮带时常出现跑偏问题,我爬进泥泞且狭小的下料口内部,仔细测算实际落料点,精准确定缓冲积矿台的位置尺寸,打着手电敲击检查缓冲积矿台的每一道焊缝质量。高强度的工作曾让我累到发烧,在用新冠病毒咽试纸确认不是新冠病毒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又继续带领团队处理沃曼渣浆泵出现轴封水压力低与盘根漏浆的故障。
检查每一道焊缝质量
如今回头看,正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历练下,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国际化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我在后续的VK矿新选厂建设项目、推行落实塞紫铜设备预防性维护和设备管理工作上更自信、更从容。
用“紫金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在海外奋战前,我曾在紫金的“根和源”——紫金山金铜矿历练三年,从见习生到技术员,再从见习班长到车间主任,在此期间,我参与了金矿三选厂新吸附系统机电工程建设、大岽背尾矿库管线移改、余田坑排洪洞管道安装工程、江山岽新建3万吨环保处理系统机电工程建设等多个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复制、转化紫金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体系,为我在紫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担任铜三厂选厂运转见习班长期间,我代表公司参加“中铜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荣获个人一等奖与团队三等奖。
2021年响应公司需要,我克服疫情困难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在塞紫铜从机电工程师做起,历经厂长助理、设备保障处副处长,到现任的VK矿机电保障处处长,始终立足专业,参与MS矿和VK矿新建选厂的建设、技改、调试与生产,重点落实设备预防性维护和设备管理工作的推广与执行,获得集团 2024年度“优秀技师(工匠)”荣誉称号。
VK矿新建选矿厂设备调试
创新是紫金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创新来源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要。针对选矿厂直线振动筛上顽石表面清洗不干净的难题,我结合现场实际,主导设计了“一种双层直线振动筛筛面矿石清洗装置”,并在MS矿与VK矿选矿厂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直线振动筛筛面顽石的清洗效果。
截止目前,我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发表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篇论文,将一线实战经验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
永葆“空杯”心态 与紫金共成长
回首这八年征程,所有的汗水与拼搏,最终都沉淀为指引我前行的宝贵心得。这些感悟并非来自书本,而是在一次次解决难题、一轮轮跨国协作中,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成长法则:
1.时间属于奋进者,紫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平台,我利用工作之余,持续学习,成功考取一级建造师证书(机电专业)、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国际项目管理资格认证(PMP),不断倒逼自己保持“空杯心态”,提升核心竞争力。
2.管理有标准,能力可复制。我的成长路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习、理解、转化与应用紫金完整体系的管理标准,复制身边优秀紫金人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处事能力。当前,作为一名外派人员,我正努力培养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管理思维,成为懂技术、懂管理、懂外语、接地气、能“打仗”的紫金人。
3.“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勤总结。生产现场一线的磨练是我在紫金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紫金山金铜矿轮岗见习到机电技术员期间,每个月撰写3000多字的个人工作总结。这些总结记录着我和师傅在现场每一次解决故障的经验成果和工作感悟,它们成为了我如今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宝贵财富。
在紫金成长的八年时光里,我受益于紫金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个性化规划,也收获紫金发展带来的红利。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踏实做人做事,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位符合紫金需要的价值创造者,与紫金共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上一条暂无数据!
- 七年磨砺,从西澳学子到项目尖兵的成长答卷 下一条